篇名:Luther's Anthropology in Dialogue
作者:Richard Lischer
出處:Currents in Theology and Mission, vol.11, no.5, 1984:279-284.
1)費爾巴哈(Ludwig Feuerbach)宣稱路德的教義缺乏足以捍衛人類自主性(autonomy)的客觀面向,他批評路德的教義乃是上帝的,而無人性可言。(p.280)
2)馬克斯(Marx)認為路德藉著將宗教形式放在信徒心中,而把人性從外在宗教形式中解放出來。但他也對路德基督徒自由與蒙召觀教義,只有神學範疇,加以貶抑。(p.281)
3)作者指出每一個對於路德人觀之誤解,都是始於嘗試脫離人與在釘十架基督之內的上帝的關係,來分析人類和人的自由。(p.281)
4)在路德之前的人類學者們嘗試尋找人性中的一種並未被墮落所危害的成分。但他們並非尋求要高舉受造者,而是要解釋它和加入它之明顯合理性,雖然受造界已經墮入罪中。(p.281)
5)當路德拒絕了與上帝相似和上帝形象之間的區分時,他揭露了靈魂與身體的一切機能,以及意志與理智的敗壞,為了要再度確認人為了稱義,而必須絕對倚賴上帝。(p.281)
6)今日對「基督教人觀」的興趣反映出後啟蒙運動(post-enlightenment)為其利益而對於人性的陶醉。而路德的「人論」(the doctrine of man)則是為其救恩教導而效力。(p.282)
7)對路德而言,自由既非人類狀態的本質,也不是人類本性的一部份。唯獨在基督裡,基督徒有自由,或者更佳的說法是,他們是自由的。
8)路德的人觀乃是建立在釘十架的基督的上帝啟示。唯有在十架中,男女才能發現他們真正的身份,因為唯有在十字架,他們才真正見到上帝。(p.282)
9)路德用兩種論及「位格/人格」(person)一詞:位格/人格是個體人的本質,位格/人格也指「面具」或「角色」。因此,在他/她的本質中,人唯獨向上帝負責,向上帝而活,也唯獨來自於上帝。(p.283-284)
10)路德對於將人類本質加以切割區分,毫無興趣。他所強調的是在上帝面前之人的基礎再定位(radical reorientation)。(p.284)